近日🍜,我校大气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张鹏圆满完成了北极国际科学考察任务👮🏿♂️🧕🏼,载誉归来。
此次科考的任务包括观测与研究北冰洋大气、海洋环境和海洋地质变化,收集北极地区内东西伯利亚海🙇🏻🈺、楚克奇海、波弗特海海域的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及海洋矿产资料及样本。张鹏博士与韩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克罗地亚及印度等国家的科考队员一起🧜🏼♀️,搭乘韩国“Araon”号破冰船开始了北极科考之旅🏒👹。他在考察活动中负责无线电探空仪观测任务,在克服了天气🚴🏽♀️、航道变化带来的困难和危险后🏺🖨,经过53天的艰苦作业⬅️,累计升空探空气球150余次,圆满完成北极上空大气状况的观测任务。此次获得的观测数据资料,能够很好地弥补由于北极地区缺乏固定探空观测设备,大气观测资料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北极地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此次科考活动得到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大气科学研究院和阿拉斯加大学国际北极研究中心的联合支持。
张鹏在操作无线电探空仪 冰上作业
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大气显著增暖,且增暖幅度是中纬度地区的二倍左右,这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与之相伴的是北极海冰加速消退👸🏼,极地风暴活动加强并对欧亚及北美大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愈发显著,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来自社会和科研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实际参与极地科考,能够加深科研人员对极地的直观认识👨🦼➡️,激发极地研究的兴趣🙄。
据悉🧍🏻,这也是我校首次参与的国际北极科考实验活动。我校于2016年3月成立大气科学研究院,研究院的专家团队一直密切关注两极地区对全球和区域环境💆🏼♂️、生态👒、天气、气候的重大影响🔪⚆,积极开展极地研究工作🛣🪘。以张人禾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极海-冰-气系统对冬季欧亚大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及机理”和武炳义教授主持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极海冰融化对夏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变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都聚焦该领域。研究院还先后举办了上海“极地海-冰-气系统及其影响”学科前沿研讨会、“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联系”国际研讨会等,联合国内外同行共同开展研究🧑🏽🎤🐣,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极地研究贡献力量✝️。
航拍
各国科考队员合照
北极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