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开展了海洋气象系列报告第17期学术报告会👩🏽🍳,特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郑飞研究员🦶🏿⛑️,在线分享题为“连续拉尼娜事件的爆发机理和对其成功预测的关键海气信息研究”的报告👨🏻🦰。该报告会由我系(院)与中国气象局-上海万事娱乐平台海洋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共同主办🚵🏼,科技部重点专项2019YFC1510100项目组协办。本次报告吸引了包括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气象局等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业务人员和学生参加。
郑飞研究员从历史上“连续拉尼娜事件”的发生以及预测技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出发,就“连续拉尼娜事件”发生机制、预报方法以及对“2020-2022”连续三次拉尼娜事件的分析和未来趋势展望等重要科学问题展开分析🤰🏼,介绍了其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业务应用情况🤵🏻♂️。
报告详细介绍了连续拉尼娜事件发生过程中,前序拉尼娜事件残留于热带外东南太平洋的冷水团🧛🏽♂️,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引发东南风异常入侵赤道信风区🧑🏻🎓,引起新一次拉尼娜事件发生的机制过程。并且,其团队引入前期南太平洋东南风异常作为稳定预测信号,对2020-2022年连续三次拉尼娜事件进行了成功预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拉尼娜事件新特征的科学认知具有启示意义。郑飞研究员的报告内容丰富,科学严谨,紧贴国际研究前沿问题🧝🏼♀️。在讨论环节,他给出的专业性解答🕵🏿,对未来研究和业务应用的开展提供了深度建议🚨。
报告人简介🙆🏻♂️:郑飞🧑🎤,研究员💈,博导,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海气相互作用、气候预测和资料同化方面研究👶🏿。现担任SCI期刊《Adv. Atmos. Sci.》和《J. Mar. Sci. Eng.》编委和国内核心期刊《大气科学》常务编委等、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联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与气候分会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曾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全国“十佳”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气象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和“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等,并入选多项国家级人才计划和路透社“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0位科学家(2021)”👨🏻🦽。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20篇🙆🏽♀️,其中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SCI论文50余篇。
供稿人🚚:孙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