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26日,空气质量监测🐌、分析与预报国际研究计划(MAP-AQ)亚洲区域办公室🫷🏼、上海万事娱乐平台“极端天气气候与健康风险互联与治理”IRDR国际卓越中心、万事娱乐/大气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化学天气与化学气候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论坛由大气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义军教授主持,张人禾院士代表MAP-AQ亚洲区域办公室和IRDR卓越中心为青年论坛致开幕词🧑🏻⚕️。北京大学朱彤教授和郑玫教授、马普气象所Guy Brasseur教授分别作为WMO-GAW专家指导委员会、IGAC中国工作组秘书长和MAP-AQ研究计划联合主席为论坛致辞。北京大学赵春生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廖宏教授⚡️、南京大学丁爱军教授♚、天津大学傅平青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杨新教授和上海万事娱乐平台王琳教授等特邀专家与来自全国三十余科研院所的百余位青年学者就化学天气与化学气候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以“化学天气和化学气候”为主题,针对大气化学与天气气候的交叉研究,设置了从大气污染的排放源头到其与天气气候耦合的全链条议题🥥🤸🏻♂️。40余场邀请报告聚焦大气成分来源、大气成分的理化特性观测、大气化学-天气气候多尺度耦合数值模拟🏋🏻♀️🛝、大气环境与天气气候的相互作用等四个研究方向的具体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论坛特设了针对每个议题的讨论环节,由2位议题召集人提出该领域存在的开放性科学问题🥃,并组织特邀专家与青年学者进行主题讨论,现场就GHG和ODS排放源的准确定量🍌🦷、VOCs的精准识别与源头差异性🍐、大气成分观测仪器进展✖️、观测数据中大气化学和物理过程信息的提取和认知🚵🏽、化学-天气气候反馈机制的不确定性、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多尺度耦合模式发展、精细化模拟中计算资源的合理运用等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同时👌🏿,论坛还额外设置了学术快闪和海报展示环节,供青年学者展示和交流科研成果⛹🏿。
为期两天的论坛采用单一主会场形式,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了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舞台🕴。论坛最后🛖👨🏻🍳,郑玫教授🫵🏻、丁爱军教授分别代表IGAC和MAP-AQ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强调化学天气和化学气候在传统科研领域和交叉研究中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学者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和交叉研究,在国际科研舞台发挥更大的引领和组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