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我系2017级本科生王金宇同学牵头,多名本科生共同参与的大气科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调研活动结束🧑🦯,并形成一份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为我系“十四五”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贡献了“金点子”⏳。
我系自2017年开始招收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作为首届学生的王金宇同学通过自身学习👵🏿🤙,感受到数理基础课学习和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培养是大气科学专业的培养特色,也深刻体会到在有限的四年学习中要兼采百味而熔于一炉绝非易事。而通过与本科生座谈,系里也了解到本科生培养中存在一些不足。于是在穆穆院士的建议下🚶♂️➡️,从10月开始,王金宇同学联合2017级的高杨嘉懿🚟🧑🏼、王舒雯丹,18级的包冯滋🫛、陈笑然、夏怡卿🫏,19级的王云松等同学,开展大气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活动🏊🏽♂️。通过对比我校数学、物理、计算机🤾🏿♀️、力学等专业以及兄弟高校大气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搜集整理各年级同学的意见反馈,编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肯定了我系现行培养方案的长处❤️🔥,也中肯地指出了现有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因缺少过渡课程,给高年级阶段的数学和计算机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等💁🏼♂️。并对数理基础课程设置、学分要求🙅🏻♀️、课程时间冲突以及如何平衡各学期学习压力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同学们的调研报告引起了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将把它作为修订“十四五”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𓀕。系层面将针对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组织力量向学校和上海市申报教改项目进行研究,优化培养方案🏄🏽♂️。通过低年级阶段的书院制培养和数学物理课程的训练🫰🏽,夯实本科生的数理基础🦵🏿;通过“2+X”荣誉课程和“拔尖人才计划”等方案,彰显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化、个性化和国际化。